?
索 引 号: 000125575/2018-01003 主题分类: 其他
发文机关: 天津市环境保护科技信息中心 成文日期: 2018年07月16日
标  题: 华阳湖从“臭水塘”变身国家湿地公园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18年07月16日
主 题 词:    
       


 

从“臭水塘”变身国家湿地公园

华阳湖实现华丽转身

 

2018年07月16日作者:刘晶来源:中国环境报

  中国环境报记者刘晶

  鱼翔浅底,荷花飘香,白鹭成群……近年来,位于广东省东莞市麻涌镇的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因其良好的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而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垃圾遍野、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糟糕景象。

  从无到有,从梦想到现实,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需要的是理念、耐心,更需要的是责任和担当。

  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惊艳亮相,是东莞市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缩影,也是国内水污染整治的成功案例。这一过程中,中央环保督察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水系发达,污染严重

  麻涌镇,因其拥有密密麻麻、纵横交错的河涌而得名。

  水系发达本是优势,但随着上世纪90年代的工业化进程,污染随之而来,水环境不断恶化,“臭水塘”“龙须沟”成了这些河涌的代名词。河水发臭,流经之处农作物失收,大片丢荒,居民经过都掩鼻而逃。黑臭的河水几乎成了当地人的噩梦。

  其中,华阳湖受到的污染最为严重,也最令人触目惊心。华阳湖位于4条主要河流的交汇处,地势低洼,经常受潮水淹浸。同时,四河沿岸分布了上百个禽畜养殖场和几十家电镀、漂染企业。华阳湖俨然成了藏污纳垢之所。

  产业结构上“低端锁定”, 地区发展后劲“极大弱化”,本地年轻人“纷纷出走”,居民幸福感“频频降低”……种种现实迫使麻涌镇开始思索应该何去何从。

  以水环境治理为突破口,重塑麻涌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优势,成了当务之急。麻涌镇以华阳湖治污工作为重点,由点带面,大刀阔斧地进行环境整治。按照东莞水乡统筹发展战略部署,麻涌镇按照“截污、清淤、活源、治堤、修复”的思路,打造兼具水利、农业、生态修复、环保、文化创意功能的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蓝图好画,计划好做,该如何推进?

  迎难而上,壮士断腕

  截污无疑是治水的工作重点,但更是难点。它考验着麻涌镇镇委、镇政府治污的决心。

  位于麻涌镇第二涌工业开发区的广东中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一年产值七八亿元,年上缴税收就有四五千万元,最高时达到6000万元,是纳税大户,但也是污染大户。因污染问题,这家企业屡遭村民投诉,曾登上广东省环保黑名单,随后被中央、省、市三级环保部门挂牌督办。

  是要短期的高额税收还是要长远的良好生态?麻涌镇毅然选择了后者。自2013年开始,麻涌镇由主要领导带队,巡查河道,排查企业排污口,关停了112家污染企业。此外,清拆污染水体的畜禽养殖养殖场223个,共16.5万平方米。

  针对华阳湖片区水质污染、河涌淤塞发黑发臭、水系不通的情况,麻涌镇借鉴农民清理河道的经验,利用大型水上钩机对二涌河、三滘河、华阳河、马滘河几条河涌进行清淤疏浚,将周边水系进行连通,以增强河涌流动性,达到水质自我修复、净化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将挖出的淤泥用松木桩固定堆放在河道两旁,种植对污染物吸收能力强的开花水草40多万平方米,投放泥鳅、中华鲟、罗氏虾等水生动物5100多万尾,建成水上绿道35公里、岸上自行车绿道42公里,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初具规模。

  华阳湖的整治带动了周边村庄环境治理。据麻涌镇委副书记陈文龙介绍,麻涌镇共投资2.5亿元,在华阳湖周边14个村开展幸福村居建设,以水上绿道和岸上自行车绿道为纽带,实现水网、路网、绿网与华阳湖湿地公园相连相通,达到“水水相通、路随水走”的效果。

  上下同心,全员获益

  除了工业废水外,生活污水乱排也是麻涌河水黑臭的根源之一。为此麻涌镇统筹规划建设截污管网全覆盖,统一收集处理污水。

  管网的建设同样也遇到了重重困难。麻涌镇环保分局局长蔡伟根向记者介绍,由于有些管网会铺设到村民的家门口,施工会影响村民,他们难免有抵触情绪。为了顺利推进管网建设,麻涌镇由镇政府牵头,协调各村村委,成立工作组,挨家挨户入门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做村民工作就是要做细、做实,没有捷径可走。” 蔡伟根颇有感触地说。

  在具体推进工作中,镇村干部身先士卒,村党工委班子带头迁坟,生产队长积极带头支持农地统筹和征地拆迁,甚至有的村干部在女儿出嫁当月带头迁坟,有力影响带动群众主动配合、积极参与,使耕地统筹、清拆禽畜养殖场窝棚、搬迁农地坟墓等重点难点工作加快推进、顺利完成。

  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麻涌镇的村民萧家裕如今在华阳湖景区内开游船。谈到华阳湖的“变身”,萧家裕语气里充满自豪,他告诉记者:“华阳湖里的第一颗荷花,就是我种下的。”

  上下同欲者胜,这个理念始终伴随着麻涌镇的治水工作。为了凝聚全镇居民的环境意识,村两委班子携带项目效果图、宣传资料等走访入户,向村民宣传环境治理措施,解释市镇相关政策,争取群众支持。据了解,涉及古梅乡韵项目的四条村,村干部累计下村巡查627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16次,走访村民1952户。

  正是因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找准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与群众利益的契合点,随着治水工作的进展,村民的意识逐渐由“要我改”,变成“我要改”,推动华阳湖污染整治、提升环境品质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实现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共建共治共享。

  2016年底,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过后,麻涌镇的管网建设提速,截污次支管网建设得以快速推进,主干管网维护得到加强。对于位置偏远、生活污水无法通过次支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的片区,麻涌镇计划采取建设分散式污水处理站就地处理的方式解决。目前已建成印象水乡污水处理设施,成为污水分散式处理的示范。

  一栋栋违建被拆除,一个个畜禽养殖场被搬迁,一家家污染企业被清退……水环境质量在提高,空气质量逐渐好转,整体环境优化升级。如今,全镇的河涌水质从劣Ⅴ类恢复到Ⅲ至Ⅳ类,水质监测综合得分多次在水乡片排名第一,镇5个考核断面水质顺利通过省、市考核。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从2013年的52.3%提升至2017年的88.6%。华阳湖也成为国家级湿地公园,总蓄水量达320万立方米,成为麻涌打造海绵城市的重要水利枢纽。

  筑巢引来金凤凰。得益于华阳湿地旅游区的建设,前来洽谈考察的企业数量和质量大幅提高。京东、宏远汽车、珠三角汽车博览中心等20个总投资538亿元的优质项目纷纷落户麻涌。土地价值逐渐显现,湿地公园附近土地租金增长8倍。

  麻涌镇更因为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闻名远近。据介绍,2017年至今,全镇接待游客达4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8亿元。由生态效益带来的经济增长,使麻涌镇从经济“后进生”,跃升为东莞市水乡经济区建设第一名。

  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的“诞生”是东莞市实施“腾笼换鸟”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向绿色发展的华丽转身。现实污染重区域涅槃重生,不仅为当地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城镇品质、打造全域旅游奠定了基础,也为全国水污染整治提供了典型示范,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